编者按:2005年刚刚起步,“CNET科技资讯网”特邀请业内权威分析师对电信产业的三大热点:IPTV、移动增值和voip的未来发展进行点评,并把这些观点与业内人士共同分享,我们将分三次刊登这些内容,今天是第二篇。
文/张岚
IP电话的出现已经让固网运营商的普通长话几近末路,不难想象一旦voip被全面放开,会给现有的固网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压力。
同时,新业务所带来的市场空间,又有多少商家蜂拥而入。04年底、05年初,不断有消息称,PCTOPhone有望在新一年会作为增值业务被放开。VOIP是否能够在05年冲破政策坚冰?固网运营商又将如何面对voip所带来的冲击?
CNET科技资讯网分别邀请三位分别来自Gartner、易观国际和博通智信的业界权威分析师纵论voip业务在2005年的前景。
Gartner分析师付宏星:
开放是趋势问题源自政策层面
VOIP最大的问题是政策层面的,对基础电信业务没有开放。现在PCTOPhone和PhoneTo Phone属于基础电信业务, 对非运营企业不开放的。对于VOIP能否在05年放开的政策性问题,是很难预测的。但从长远来说,voip的开放是一个趋势。
当然,对70%以上收入都来自话音业务的电信和网通两个运营商来说,voip技术对现有的固网运营商影响很大。我们可以看到,IP电话的出现让运营商的长途业务衰退很快。特别是ENUM和VOBB的业务的出现和发展,今后对固网运营商打击将是更为严重的。
太迟开放对本土运营商并非好事
但是根据加入WTO的协议,在07年基础电信业务要完全放开,到时候无论是否愿意VOIP都将放开。而对国外运营商来说,VOIP技术可以保证其不需要建全程网,就可以进入语音通话市场。因此,如果到07年,在VOIP没有完全变化的前提下,对国内现有的固网运营商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相反,如果越早放开,国内的固网运营商可以早做准备,当它已经充分占有了市场,后进入者遇到的竞争压力和障碍就会越大。也可以借鉴国外市场的经验.如台湾提高voip的SP接入费用,使之承担更多的服务义务。
不比过于担忧voip的威胁
现在可以看到,固网运营商也在积极尝试宽带电话,也在做NGN的准备。也有消息称,将IPTOPHONE业务改成增值业放开,这也是一种尝试。网通和电信运营商也不用过于担心VOIP的威胁,毕竟现在的互联网还是由他们主导的。但重要的是做好准备,建立好的模式,主动应对技术和市场的演变.因为voip的出现,今后的运营商可能变成两种,一种是有平台的,一种是没有网络,跟网络平台合作的运营商。也可以理解为虚拟运营商。
易观国际总裁于扬:
政策坚冰有望打破
VOIP的政策坚冰将在2005年打破,增值电信运营商将有机会提供PCtoPhone的增值服务。但值得注意得是:第一,VOIP从政策层面不会完全放开,因为,一旦VOIP成为可能对今天固网的冲击是颠峰性的,对电信、网通两家还没有拿到移动牌照的固网运营商的冲击会非常大。但面向企业用户方面可能会先行放开;第二,从思科等企业的发布的产品来看,他们已经推出了面向企业的voip电话业务,它可以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端到端的通话问题;第三,相关的运营、服务产业可能出现。
商业前景看好
voip能够在大幅降低通话费用的同时,提供更加个性化、多样化的服务,无疑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。目前看来,技术基础、用户需求、商业模式都已成熟,而政策许可却迟迟未能出台,可谓是万事具备、只欠东风。
博通智信咨询公司研究经理郭发明:
政策风险很大
VOIP在2005年会有很强发展势头,但同样政策风险也很大。估计我国电信监管部门对于VoIP业务暂时不会有相应的明确的支持政策,因为电信、网通60%左右的业务收入都是来自于语音业务。但也有消息表明,voip将被划入到增值业务行列,一旦这样就降低了投资机构进入的门槛,因为信息产业部送交国务院审核的《电信法》结合了《行政许可法》等法律的精神,改变了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实行"许可"的做法,改为"登记管理"。
市场前景看好
VOIP的发展不存在技术瓶颈,主要的问题就是政策层面的,一旦政策放开,就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市场空间。首先,VOIP业务在费用上对用户的吸引力很大,价格至少会降低30%以上。在美国利用互联网打电话,语音质量是很大的问题,用户对通话质量的要求高,带宽是问题。但与发达国家的用户不同,我们大多数消费者对通话语音质量的要求没有国外要求那么高,价格因素对用户的影响相当大。其次,中国宽带在近两年发展势头很强,每年增长率超过100%,2500多万的用户群让voip发展拥有用户基础。